國際研討會第一天 Symposium Day2
2018/10/04 (Thu.)
【主題4、職重服務過程品質保證與績效量測探討:美國經驗分享】
%E4%B8%8A%E5%8D%88%E4%B8%BB%E9%A1%8C%E5%A0%B1%E5%91%8A4-%E7%BE%8E%E5%9C%8B%E4%BC%8A%E5%88%A9%E8%AB%BE%E5%A4%A7%E5%AD%B8%E9%A6%99%E6%AA%B3%E6%A0%A1%E5%8D%80Dr_DavidSt.jpg)
-
1.Dr. David Strauser從美國養成合格職業復健諮商師的歷史脈絡、復健諮商師角色功能研究來探討服務品質保證相關議題。美國職業重建服務體系的發展過程中,基本信念是認為職業重建服務有助於促進身心障礙者的心理社會與健康成果,而職業重建服務則是指由服務使用者與復健諮商師共同擬訂計畫後執行的全面且一系列的服務。
-
2.美國從1954年起即進行多次復健諮商師角色功能的研究,並衍生出關於復健諮商師兩種角色的爭論:雙帽子理論(具備心理諮商師與個案管理者各自獨立但互補的角色功能)、大帽子理論(為復健專家、扮演多重整合角色如治療師、輔導諮商員、個案管理員、職評員、就業安置人員、倡導者、社交和家庭關係專家等)。最新(2018年)的復健諮商師角色功能研究指出六項主要知識領域,包括:(1)復健和心理健康諮商、(2)雇主參與、(3)個案管理、(4)障礙的醫學和心理社會面向議題、(5)研究方法與實證本位服務、(6)團體與家庭諮商。
-
3.而近年來影響美國復健諮商師養成教育的因素包括:CORE與CACREP的合併(2015)、勞動力創新和機會法案(2014)。前者由於復健諮商師併入其他諮商相關專業人員的養成教育認證單位,可能會導致復健諮商本科系學生轉往心理諮商或心理衛生領域發展,雖然心理衛生和職業重建兩個領域的人力需求都很高,然而心理衛生領域強調的精神症狀診斷偏重醫療導向,與復健諮商領域強調的身心障礙的生態觀點(ICF架構下障礙是個人狀況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互相衝突,在同一個認證系統下恐怕會使復健諮商師逐漸喪失其核心價值。
-
4.承上,由於復健諮商碩士班的人才供給與州政府職業重建部門(DVR)的人力需求漸行漸遠(無法滿足人力缺口),而WIOA法案回應此現象並放寬各州可自行決定其DVR聘用的人力資格條件,將導致DVR聘用專業水準較低的人力執行傳統復健諮商師的業務,對於服務品質來說可能會受到影響,對於復健諮商養成系所而言也是一大警訊。
-
5.WIOA法案的另一個影響在於聚焦在青少年的就業轉銜服務,它規定DVR的職業重建服務必須觸及每一個具備IEP(即接受特殊教育)的14歲學生,例如要求職業重建端提供以下服務給身心障礙學生:職涯發展/探索服務、工作體驗機會、繼續升學的諮詢服務、雇主開發等,這些規定導致DVR必須處理大量的學生個案,勢必會佔用復健諮商師的服務能量。
-
6.其他促進專業品質的機制包括職前培訓與繼續教育制度,前者包括碩士學位培訓、取得碩士學位前的資格認證、復健服務長期獎助學金、復健法對於合格的服務提供者相關規定;後者則以復健諮商師認證委員會(CRCC)的繼續教育規定為主,聯邦政府教育部復健服務局本身提供經費補助大學辦理職業重建專業人員訓練和技術支援方案,各州政府本身也會各自辦理訓練計畫。但是,碩士生獎助學金與訓練和技術支援方案的經費補助性質都帶有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都會影響人才培訓的穩定程度。
-
7.美國的職業重建成果指標主要是競爭性就業(從工時與不低於最低薪資等條件來認定),另外,具有職涯發展性與較好的勞工福利待遇也被視為是較有品質的就業成果指標。
-
8.由於法規與制度面的變化,美國的復健諮商師養成系統正在經歷典範轉移的過程,因此復健諮商師必須重新思考:我們的角色功能為何?我們要如何自我定位?我們要如何與一般社會科學領域(或職業重建以外的領域)連結、或回應其他領域的期待?
%E4%B8%8A%E5%8D%88%E4%B8%BB%E9%A1%8C%E5%A0%B1%E5%91%8A4-%E7%BE%8E%E5%9C%8B%E4%BC%8A%E5%88%A9%E8%AB%BE%E5%A4%A7%E5%AD%B8%E9%A6%99%E6%AA%B3%E6%A0%A1%E5%8D%80Dr_DavidSt.jpg)